第359章 他不可能知道本钱多少(1 / 2)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吕布居然像是个小贩一样,当着袁绍的面请他把价钱抬高一些。

我只能给七成。袁绍捏着下巴想了一会,对吕布说道:奉先应该知道,你和曹孟德之间,我决定帮着谁,谁就能存活下去。我要是站在曹孟德那边,奉先以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。可反过来说,我要是与你联合讨伐曹孟德,你得到的又岂是区区七成货值的煤炭?

可是吕布苦着脸说道:本初给的价钱也太低了,你要走一些,我就亏了不少

煤炭亏的,奉先可以从其他地方补上。袁绍问道:究竟是要留着那些煤炭,还是要与河北联合,奉先可以做个决断了。

想了好长时间,吕布最终还是叹了一声说道:本初果真是个精明人,要是论起讨价还价,我可不是你的对手。

奉先看似吃了亏,实则是讨了大好处。袁绍说道:留住了徐州扬州,以后再得个豫州,区区煤炭又算什么?

本初说的也是有些道理。吕布像是很不情愿的叹了一声:拳头大的说话就是硬气。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本初一样大气的说话?

早晚有一天奉先也有机会与人这样说话。袁绍端起酒杯,对吕布说道:来,奉先。为河北与徐州结盟,满饮此杯!

希望能有那么一天。吕布也端起酒杯,饮了之后向袁绍问道:敢问本初,打算什么时候讨伐曹孟德?

这次出兵讨伐奉先,河北耗费不小。袁绍说道:返回邺城以后,我总得让将士们休整一些日子,才好向许都兵。

大概多久?吕布追问。

三五个月总是要的。袁绍说道:大军出征,要筹备粮草还要准备被服衣物以及铠甲军械,奉先也知道并不是容易的事情。

我可等不了三五个月。吕布说道:曹孟德灭我之心不死,不用三五个月,他必定还会向徐州出兵。

奉先抵挡河北大军都可以顶个三五七年,难道还怕了曹孟德不成?袁绍笑着摆手:这件事急不得。

那也成。吕布说道:本初决定兵之前,徐州的煤炭不会卖给河北分毫。从今往后,只怕从商贾那里,河北也是连一斗煤也买不去!

煤炭没有被现之前,除了冶炼钢铁和少数富贵人家使用木炭,各地都用木柴取火。

自从煤炭被现,很多地方都一改使用木柴的习惯。

它不仅价值低廉,而且燃烧的时间很长,尤其是用煤炭提炼出来的焦油,更是能把冶炼钢铁的温度提升到新的高度。

要是能大量购置煤炭,河北的军械铠甲都将会有质的提升。

袁绍当然不希望吕布断绝了他购置煤炭的渠道。

奉先何必如此,我也是有苦衷的。袁绍陪着笑说道:动用大军确实没有那么容易,奉先领军多年,难道一点也不明白?

我当然明白出兵不易,可本初总得给我个说法才成。吕布说道:哪怕是出一份讨曹檄文,至少我也能看见本初的诚意。

奉先只是要一篇讨曹檄文?袁绍问道。

当然不是。吕布说道:讨曹檄文可以先,三个月以后,希望本初不要言而无信!

吕布话里流露出不相信袁绍的意思。

袁绍回道:我既已答应奉先,当然不会言而无信。

还请本初做给我看。吕布丝毫没有给袁绍留下回寰的余地:要是本初此时就宣读讨曹檄文,并且公告天下,我回到彭城就会令人准备煤炭,送到邺城。

需要多久?提起煤炭,袁绍眼睛一亮。

我回彭城以后,顶多三五天而已。吕布说道:虽然煤矿没有现成的煤炭,然而我可以下令,把商贾订购的煤炭全部停,最近几天出的都给邺城送去。

颜将军!袁绍当即吩咐颜良:你去吧陈琳找来,要他就在这里写出一篇讨曹檄文。等我宣读了,公告天下!

袁绍下令要颜良去请陈琳,吕布嘴角浮起一抹笑容。

只要袁绍的讨曹檄文出,从此往后,河北与曹操就成了敌对。

原本联合讨伐徐州的袁曹两家,一旦彼此敌对,即使凭着徐州一己之力还不能攻破曹操,至少也会让曹操有所顾忌,再也不敢轻易觊觎徐州

心里得意,吕布脸上却没有任何表露。

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袁绍。

自以为得到不少好处的袁绍嘿嘿一笑,对吕布说道:奉先别这样看着我,让人还以为我从你这里讨到了多少好处

难道本初讨到的好处还少?吕布反问了一句。

对煤矿根本没有任何了解,也不知道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运作资本,袁绍还真是以为他从吕布手里获取的好处不少,脸上的神情当即有些尴尬。

谁都想在乱世之中存活的久些。袁绍嘿嘿一笑,对吕布说道:奉先前些日子过于强大,试问世上有谁不怕?曹孟德派人找到我陈述利害,我当然会权衡利弊,然后再决定该不该讨伐。

照着本初这么说,你来讨伐我,反倒是件好事?吕布向袁绍问道。

不敢说是好事,至少也不是坏事。袁绍笑着说道:至少曹孟德和我都觉着奉先已强大到不讨伐难以节制的地步。

吕布一脸无奈的笑着摇头:我怎么听着本初的解释让人哭笑不得?你来打了我,说话却像是我要欠你莫大人情似得

人情就不必欠了。袁绍像是很大度的摆了摆手:奉先记着我的好处也就是了。

袁绍的反应还真是让吕布哭笑不得。

他和曹操联合出兵讨伐徐州,这回居然还要吕布记着他的好处

但凡豪雄,必定都有不要脸的特质,看来还真是没错。

俩人说话的时候,颜良带着一个人来到袁绍面前。

此人大约三十岁不到的年纪,一身文士装扮,长相老成木讷。

倘若不知道他是谁,仅仅只从外表判断,一定会认为他只是个极其老实的普通人。

吕布以往却是见过他。

他正是袁绍手下最擅长捉刀执笔的陈琳。

来到华盖下,陈琳躬身向袁绍一礼:主公召我过来,有什么事情吩咐?

给我写一篇讨曹檄文。袁绍向他吩咐:我要讨伐曹操。

先前袁绍还在讨伐吕布,这会居然风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又要讨伐曹操。

陈琳并没有多问,应了一声说道:我这就回去书写

孔璋不用回去,就在这里书写。袁绍示意他当着吕布的面把檄文写出来。

愣了一下,陈琳迟疑着说道:倒不是我不肯,只是这里没有笔墨

为孔璋伺候笔墨。袁绍吩咐颜良文丑。

俩人应了却没有离开,颜良向不远处的卫士点了下头。

卫士们也听见了袁绍说的,其中俩人转身跑去为陈琳准备笔墨去了。

没用多会,笔墨来到。

桌上铺着一块厚厚的丝绢。

这种丝绢材质厚实,和做成衣服的丝绢多有不同。

东汉时期,蔡伦曾明出了纸张。

他明出的纸张纹路粗糙,单看材质,像极了两千年后人们用来扫墓的黄纸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